1、《自然资源部关于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5月1日起正式实施。目前,湖北、浙江、广西、云南等省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已经出台相关措施落实《意见》要求,各有特色和亮点,有利于促进地方矿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2、紫金矿业新并购的哥伦比亚武里蒂卡金矿生产流程全线贯通,首批合质金下线,拉开了矿山打造年产8吨黄金的序幕。哥伦比亚武里蒂卡金矿是世界级超高品位大型金矿,拥有黄金资源量353吨、平均品位9.3克/吨,地下开采,设计日处理矿石量3000吨,达产后年均产金约8吨,将成为哥伦比亚最大的现代黄金矿山。
3、今年,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将在台湾浅滩海域选取三个海砂资源富集区开展地质工作,尽快完成4.4平方千米详查区的勘查工作,以及该详查区海砂采矿权和海域使用权的出让,预计可提交海砂资源储量6800万立方米。目前,福建省自然资源厅正在研究制订海砂采矿权与海域使用权“两权合一”招拍挂出让方案。
4、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公开了《关于综合施策保障建筑用砂石资源供应的通知》,力图有效保障全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砂石资源需求,服务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5、5月8日,山东黄金(SH:600547 HK:1787)与特麦克资源公司(TMAC Resources Inc.)视频签约仪式在中国济南和加拿大多伦多同时举行。山东黄金矿业(香港)有限公司认购特麦克资源公司部分新增发股份,并通过在加拿大新设立的子公司以现金方式收购特麦克资源公司其余全部股权。
6、2020年一季度,全国黄金实际消费量148.63吨,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48.2%。其中,黄金首饰92.04吨,同比下降51.06%;金条及金币37.67吨,同比下降46.97%;工业及其他18.92吨,同比下降32.04%。
7、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稀土资源应用技术创新中心(依托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熊文良研究员领衔的稀土高效利用技术团队,继稀土 “浮团聚磁选”新技术之后,再度创新提出了“稀土-萤石协同利用”新技术。目前,该技术已完成了实验室试验,成功获得了高品质的稀土产品和萤石产品,正在四川攀西地区多个矿山开展工业试验。该技术有望推广至白云鄂博稀土矿,带动硬岩型稀土矿绿色高效开发的整体飞跃,真正实现以技术创新推动我国稀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8、甘肃建投矿业公司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近日签订了“5G+智慧矿山战略合作协议”,以打造甘肃省首个5G智慧矿山项目,同时共同成立“绿色智慧矿山联合实验室”,以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在矿山安全、环保、智能化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为全省矿山行业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9、到2020年,内蒙古矿山总体达到绿色矿山建设基本条件标准,自然保护区内的矿山企业全部退出。截至目前,内蒙古自然保护区内600个勘查开采企业共退出597个,退出率99.5%;矿业权退出地区的生态环境正在有效恢复;已对全区12个盟市开展了保护区内矿业权退出工作联合验收。
10、河南省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勘查院承担的“河南省卢氏县狮子坪—瓦窑沟锂铌钽(锡)矿普查”项目,在河南省首次发现并提交了3700多吨的锡金属资源量,实现了找矿重大突破。该项目初步估算资源量锡金属量3700多吨,钽、锂、铍矿达中型规模。锡矿填补了“中原无锡”的空白,在全国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
11、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由于需求增加和海运费降低,中国铝土矿进口量在2020年第一季度升至历史新高。2020年的前三个月,中国进口了2841万吨的铝土矿,创历史最高季度进口量。与去年第四季度进口的铝土矿相比,2020年第一季度的铝土矿量增长了26.01%,与2019年第一季度相比,增长了9.99%。